微結構光纖發展歷程
1966年,美籍華人高錕和霍克哈姆發表論文,光纖的概念由此產生
1970年,美國的康寧玻璃公司(Corning Glass Co.)率先將高錕博士的科學預言變為現實,研制出在0.6328um波長下損耗為20dB/km的石英光纖,取得了重要的技術突破
1991年Philip St.J Russell(現任馬普光學所所長)提出微結構光纖理論,并于1996年采用ESM的特種光纖拉絲設備制備出世界第一根微結構光纖
微結構光纖發展至今,國外企業如丹麥NKT公司,日本的藤倉、美國OFS、Nufern等公司一直在中國銷售特種光纖、PCF光子晶體光纖
2019年,艾菲博(寧波)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成立,在寧波高新區建設了千級超凈間、先進光學實驗室、微結構特種光纖生產線,開始設計研發、生產銷售微結構光纖產品
2020年,艾菲博(寧波)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生產了耐高溫微結構抗氫損傳感光纖,一舉填補了我國在高溫、高壓的地下惡劣環境下進行光纖傳感、通信所需使用的光纖空白,為中國地下油田傳感勘測建立了堅實的基礎